-
乳山发起倡议:绿色清明 文明祭祀!
清明将至,为守护青山绿水,倡导移风易俗,在此发出如下倡议:绿色祭祀,让思念融入自然。一束鲜花寄哀思,一株绿树表真情。建议大家用鲜花、松柏等环保方式替代焚烧纸钱,也可以选择植树寄情、家庭追思等低碳环保形式表达思念。乳山的山海风光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让我们用绿色行动守护家乡的蓝天白云。安全祭祀,筑牢山林防
时间:2025-04-01 17:53:00
-
风起中原 豫见美好
□河南日报评论员 悦连城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657万人次,占71.3%。从“City不City”,到中美网友小红书互动,到“甲亢哥”直播弥合文化鸿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
时间:2025-04-17 08:03:00
-
纸伞寄春景 清明绘相思
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追思的新风尚,近日,钢铁路街道咱家社区组织了清明节主题非遗活动,聚焦“一老一小”人群,邀请呼铁一中初中部的初一学生们与辖区老党员、楼栋长,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清明节。活动伊始,志愿者为大家带来“溯源清明”文化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有趣的故事,讲述
时间:2025-04-05 22:58:00
-
第四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在埃及举行
新华社开罗4月17日电(记者辛俭强 张健)第四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16日在埃及东北部城市伊斯梅利亚举行,大会主题为“古典智慧的现代价值——中非古代文明对当代全球性挑战的启示与镜鉴”。来自中国和非洲的知名专家、学者、外交使节、媒体记者等百余人出席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届中非文明
时间:2025-04-18 01:22:00
-
让古树名木保护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专家点评】 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树有10745株。这些绵延于岁月长河中的古树名木,记录着自然生态的时代变迁,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是中国悠久历史的鲜活见证。不仅如此,它们还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奇故事。例如
时间:2025-04-07 03:39:00
-
这个大讲堂为何让孩子直呼“难忘”?“艺行浦东 知行文明”系列活动启动
有的在显微镜下鉴定文物,有的在田野考古现场挖掘文物碎片,有的“穿越”到古代参加一次文人雅集……这是南码头小学三年级学生跟着“导师”在上博古代文明探索宫上文明实践课。3月20日,由浦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妇联联合主办的“2025‘艺行浦东 知行文明’浦东新区文明实践大讲堂系列
时间:2025-03-20 20:36:00
-
西咸新区:执文明之笔,绘幸福底色
来源:【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暮春时节,一场由文明实践引发的化学反应正在西咸新区悄然发生。新区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系统开展“文明生活全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场景化宣教、沉浸式体验、智慧化赋能,让文明理念浸润城市肌理,形成“人人讲文明”的生动局面。系紧出行平安结“您的安全头盔就是全家人的幸福
时间:2025-04-18 18: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