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猴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连续两年经济负增长,德国凭实力赢得“欧洲病夫”美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0:57:00    

当地时间7月21日,德国联邦政府与商界代表共同发布了一项大规模投资倡议,该倡议承诺到2028年在德国投资6310亿欧元,以提振经济和增强竞争力。近年来,德国经济陷入困境,这一在欧洲实属罕见的巨额投资计划,让外界对德国未来的经济重新抱有幻想。

投资聚焦于新兴产业

据悉,这项着重于本土投资的倡议由西门子、德意志银行等联合发起,被命名为“为德国制造”。目前共有包括宝马、奔驰、大众、安联、空客、英伟达等在内的共计61家企业和投资公司参与。该倡议包括此前已公布的投资项目和超过1000亿欧元的新增投资。根据计划,这些投资将在未来三年内用于新建工厂、科研开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言人比尔芬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倡议汇聚了来自工业界、金融界和中小企业的力量,将聚焦于数字化、人工智能、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未来关键领域。”

德国总理默茨表示,这是德国“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投资计划之一”。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首席执行官布劳内说,该倡议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即政府与企业正携手合作以推动德国经济增长。此间舆论认为,这一计划反映了本届政府在提振经济方面已经马力全开。

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

在过去的几年中,德国经济表现糟糕,甚至有欧洲媒体用“欧洲病夫”形容德国。在2023年和2024年,德国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分别萎缩了0.3%和0.2%。而今年4月份由德联邦政府发布的春季经济预测则显示,今年德国经济增长将不如预期,实际增长可能为零。

不仅仅是德国政府,德国经济研究机构也并不看好德国经济复苏,在今年年初由经济机构发布的预测报告中,将德国的经济增长预期大幅度下调。原因是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美欧之间的贸易战将给德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根据预测,如果美国坚持“对等关税”政策,将导致德国经济在未来四年内累计损失2900亿欧元,相当于平均每年损失GDP约1.6%。

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德国,长期以来依靠出口拉动GDP增长,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外向型国家。但受俄乌冲突影响,德国的制造业成本在过去的几年中增长明显,严重削弱了德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023年和2024年,德国出口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严重拖累了整体经济,成为疫情后欧洲国家中复苏最为缓慢的国家之一。

砸钱难解决积累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长期投资不足导致的基础设施老化、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是拖累德国经济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德国的传统汽车制造业转型缓慢,未能寻找到新的突破增长点。除了汽车行业外,在德国最擅长的机械制造领域,来自外部新兴经济体的竞争也给德国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而特朗普上台以来,将欧盟特别是德国锁定为“关税战”的主要对手,不断要求德国改变当下美德之间“不公平”的贸易现状。而特朗普对欧盟汽车、钢铁加征的高额关税,将对德国工业造成严重冲击。根据德国批发、外贸和服务协会的预测,2025年德国出口量将下降2.7%。

默茨领导的新一届联邦政府上台以来,将提振经济作为施政的首要目标。今年3月,德国联邦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总额接近1万亿欧元的财政扩张计划,彻底抛弃了坚持16年的“债务刹车”机制,未来德国政府将可以通过大规模的举债投资来重振经济,强化防务。

然而,面对德国一个又一个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有经济学家指出,若要充分释放投资潜力、实现经济振兴,光靠砸钱是没用的,关键在于政府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改革积压问题,包括简化行政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改善投资环境等。

原标题:《连续两年经济负增长,德国凭实力赢得“欧洲病夫”美誉》

栏目主编:刘畅 文字编辑:沈钦韩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文汇报记者 赵海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