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猴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凉资源变钱袋子!游客狂涌贵州避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08:14:00    

盛夏七月,贵州“天然大空调”优势尽显,凭借凉爽宜人气候,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蓬勃的避暑“热流量”,正点燃各地发展的“热经济”,全省旅游旺季大幕开启。

盛夏时节,游客在黔东南州黄平野洞河景区体验高山漂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 摄

游客在黔南州荔波县小七孔景区享受清凉一“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祥可 摄

在黔南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游客们沿着蜿蜒栈道漫步,惬意悠然,欢声笑语在青山绿水间回荡。据悉,上半年荔波县接待游客123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6.3亿元,同比增长18.5%。

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丽 摄

黔南州龙里县油画大草原景区,一座座“太空舱”民宿备受游客青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智 摄

在黔东南州黄平县野洞河景区,激流勇进的漂流成为游客消暑首选。当地深挖生态资源,盘活闲置山水,精心打造高山漂流体验,成功将“凉资源”锻造为驱动旅游发展的强劲“热引擎”。

游客在遵义市绥阳县清溪峡景区体验桨板项目。

7月4日,2025年桐梓“村晚”夏季大联欢暨避暑康养季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陈桂良 摄

在遵义桐梓县,2025年“村晚”夏季大联欢暨避暑康养季活动精彩纷呈,融合了非遗展演、森系康养、乡村民俗游等活动,吸引着众多成渝游客前来深度旅居。

游客在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景区观看3D光影秀。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青 摄

游客在铜仁市梵净山景区游玩。 李鹤 摄

为承接这波“避暑流量”,贵州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国有A级景区门票优惠及“一票多日使用制”,提供“支支串飞”“小车小团”等便捷出行体验。目前,全省已形成“避暑+康养+非遗+体旅”多元矩阵,“避暑经济”让贵州的夏日“清凉”又“火热”。

傍晚,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华灯初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永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丽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