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开秧门”暨 2025 年春耕生产体验活动开幕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5月11日报道古有“满犁膏雨趁春耕”,今有“农机巡田‘慧’春耕”,10日,由成都市温江区农业农村局指导的“温江区开秧门暨2025年春耕生产体验活动”在万春镇和林村稻海片区顺利举行。此次活动以“希望田野稻梦起·共赴满园丰年礼”为主题,集春耕启动、科技展示、农旅体验等于一体,吸引了众多群众和农业从业者踊跃参与。

“开秧门喽!”随着一声高亢嘹亮的吆喝,传统“开秧门”仪式在希望的田野上拉开序幕,群众肩挑稻秧、巡田抛秧,以“甩秧头”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水稻抛秧机、微耕机、激光平地机等农业机械在稻田中高效作业,无人机精准施药、变量施肥演示同步进行,展现出春耕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田间培训环节,农业技术专家围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进行了现场讲解,进一步强化农户绿色防控意识,助力春耕提质增效。整个春耕体验过程充分体现了温江区在农业科技转型升级方面的探索实践。

活动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和农旅项目。插秧比赛、徒手摸鱼、亲子互动游戏精彩纷呈,投放在稻田中的鱼苗吸引了大批游客下田“比拼手速”,热闹非凡。“温江造”系列特色农产品集体亮相,涵盖滴窝油、酥糖、红香糯等地方名品,农优集市人气火爆。
现场还发布了2025年和林稻海秧苗图案,展示农田景观化种植的创新设计思路,并对和林片区重点涉农文旅项目进行了推介,进一步强化了“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春耕生产体验活动不仅是一次农耕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温江区推动乡村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实践。作为温江区现代农业的重要实践主体,万春镇和林村稻海片区持续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地转化,构建起涵盖校地合作、品种选育、智慧农业、机械化应用与研学文旅融合的多维发展格局。如今,片区水稻育种展示组合已突破万份,成功选育的“泰优808”系列优良品种获评国家水稻新品种核心展示优秀品种、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一等奖等荣誉,在西南地区年推广面积超50万亩,蔬菜类品种转化试验也持续推进。 依托已建成的气象站与物联网系统,片区实现了田块环境远程监测与精准管理,通过无人机、插秧机等现代农机装备协同作业,农业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如此,片区以研学为纽带,整合农业资源与文旅需求,打造“产学研游”一体化基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近年来,温江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依托“科技林盘”新模式,中国农科院智慧植物工厂、川农牛科创农庄等科研成果加快落地,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未来,温江将持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筑牢“天府粮仓”注入更多科技动能。
编辑:覃一川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监制:孙耒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