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猴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万柏林区文明实践点亮缤纷暑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07:02:00    

市民学习摄影技术。

  在和平公园的一池碧水旁,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为公园增添了几分韵味,这里是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室外炎炎暑热、草木葱茏,室内清爽雅致、文韵扑面。

  健身活动室里,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十几位市民正跟着教练跳着健身操,汗水浸湿衣衫却难掩脸上的笑容;市民教室内,青少年围在机器人展台前,脸上写满了对科技的好奇……眼前的一幕幕正是万柏林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鲜活场景。

  从7月初开始,万柏林区精心策划推出“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不仅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涵,也成为“为民办实事”的生动注脚。

  精选服务队伍 量身定制主题

  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便是课程的多元化,从孩童到老年,课程设置尽量做到全年龄段覆盖。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辖区优质资源,精选5支服务团队,量身定制“活力健身动起来、科技点燃梦想、典籍里的亲子时光、墨香润心书法、亲子同心育三观”5个主题,按照每支团队提供8节课程的安排,每周二至周六依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最大范围惠及群众。

  清晨7时,家住和平北路的王彩铃便挎着运动包出门了,她说:“每周二的健身操是我的必修课,跟着秦霞老师锻炼两个半小时,全身舒爽。”由太原市民艺术夜校团队老师带来的“活力健身动起来”课程,通过不同强度的科学设计,让不同年龄层的群众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和快乐。

  走进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层大屏上滚动播放着系列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时间,既有面向青少年的AI人工智能体验、科创沙龙,也有亲子共学的典籍解读、家风教育,更有惠及全民的书法、摄影培训。

  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宋利军说:“我们从几十支文明实践项目团队里优中选优,选出来的这5支服务团队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课堂反馈。课程的设置瞄准了群众需求,结合当下热点,为的就是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优化课程内容 靶向服务民生

  暑假期间,如何让孩子学到更多课堂之外的知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此次系列活动围绕青少年人群,精心设置了机器人编程、AI在生活中的运用、人工智能赛事体验讲解等内容,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专程来这里学习AI知识。

  “7月9日第一堂课讲了什么是AI技术,孩子们围着机器人问个不停,现在他们已经能自己编写简单程序了。”科技点燃梦想系列课程教师张志锐介绍:“暑假的8节课都是经过我们不断优化的精品课,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具互动性的内容,不少家长反馈,通过课程学习,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少了,研究机器人的劲头足了。”

  在典籍里的亲子时光课堂上,山西明德轩书院的李霞老师以情景剧的形式,让亲子家庭在互动中感悟“仁礼之道”。《满江红》的家国情怀、《论语》的处世智慧,通过生动解读成为滋润心灵的养分。针对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亲子同心育三观课程聚焦家风家教、理想信念等主题,通过“解字悟理”的创新形式,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不仅如此,课堂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同样精彩。万柏林区利用驻地医疗资源,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合作,每周二晚上,在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惠民义诊,每次活动的参与者都在300人以上。

  完善长效机制 巩固惠民成果

  “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系列活动推出后,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市民前来参与。尤其是针对暑期推出的亲子课程,受到众多家长好评。“带着孩子一起聆听历史故事,这是我们第一次体验这样的亲子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假期生活,同时也增进了亲子感情。”参加典籍里的亲子时光课程的家长张育帆说。

  “系列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40堂精品课程将陪伴市民度过一个充实愉快的暑假。”宋利军表示,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服务群众的实践,也是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进“五有”建设(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新起点。该区将在借鉴此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长效机制,做到月月都有示范性活动、周周都有主题性活动,让向上向善的新风尚在一次次惠民活动中沁入人心。

  在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惠民活动开展的同时,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也在同步围绕居民需求开展活动:开设26个暑假托管班,为假期“看护难”的家庭提供便利;中医药服务走进社区,开展针灸、推拿、艾灸等服务;40个非遗项目走进100个社区,让居民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正如参与活动的群众所说:“文明实践真真切切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时至傍晚,和平公园湖畔边,万柏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被美丽的霞光“包裹”。市民教室内的讲座还在继续,不时能听到学员的回应声和鼓掌声。在这里,文明的种子早已生根,成为万柏林区文明实践惠民生的“幸福图景”。

  记者 王 勇 文/摄 太原日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