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猴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来伊份、五芳斋双双卷入食安风波,“代工之殇”凸显供应链隐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6:35:00    

日前,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在来伊份(603777.SH)蜜枣粽中吃出带血创可贴,涉事产品疑似由五芳斋(603237.SH)代工。截至最新消息,来伊份与五芳斋均已展开调查,相关产品已在来伊份下架。

来伊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暴露了代工模式下品控等方面的诸多弊端。另一方面,靠粽子贡献七成收入的五芳斋,若经核实确为涉事产品代工方,或难逃业绩滑坡局面。

来伊份遭曝光,五芳斋“躺枪”

5月10日,江苏宿迁一名消费者发布视频称,在来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要求来伊份官方给一个明确的回应。

根据视频描述的内容,当时宝宝粽子吃到一半,说嘴巴里有东西,后来发现是创可贴,“恶心坏了!哪怕吃到苍蝇都不会这么气愤”。该名消费透露,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系5月7日于线下商店购买,发现问题后已拨打12315反映情况。

就消费者投诉称在来伊份的粽子中吃出异物一事,来伊份今日盘前紧急发布公告称,已关注到蜜枣粽产品的相关舆情,第一时间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消费者可选择就近门店进行退换货,并可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同时,来伊份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供应商生产、产品运输、销售各项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从源头上严防、严控、严管,确保食品安全各项措施有效执行。

来源: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多个相关视频下均有评论称,来伊份该产品由五芳斋代工。根据网络视频流传出的产品包装,该蜜枣粽产品来自来伊份的“高粽”系列,其委托单位为“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网络视频

就涉事产品是否为五芳斋代工,五芳斋截至目前尚未作出正面回应。据上海证券报,五芳斋总经理马建忠表示:“我们在配合来伊份和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中,会持续更新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创始于1921年的五芳斋,主营业务是以糯米食品为主导的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目前拥有嘉兴、成都两大生产基地。其中,粽子为公司拳头产品,每年贡献约70%以上的营收。

尽管五芳斋采用以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生产为辅的模式,但由于粽子的消费季节性特征较强,旺季期间产能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需要通过扩大委托加工的规模来弥补自身生产能力的不足。公开资料显示,其委托加工厂商主要为禾风食品、粮午斋、振华乳业和寿哈食品等。

距离端午节不足一月时间,眼下正值粽子销售旺季,上述事件调查结果,势必将影响消费者对两家企业的信任与忠诚度,进而影响产品销量及品牌价值。

截至今日收盘,来伊份涨0.15%,市值44.34亿元;五芳斋跌1.54%,市值41.72亿元。

OEM模式下供应链掌控力待考

来伊份凭借OEM代工模式快速扩张产品线,于2016年成功登陆A股,有“中国零食第一股”之称。

所谓OEM模式,即公司将所需要的产品委托给其他合作厂商加工,公司对其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并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把关验收,最后将产品通过本公司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这种模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快速拓展产品品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产品质量把控方面的挑战。

近年来,来伊份曾因食安问题多次受到行政处罚。例如,2022年8月,上海来伊份食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环镇北路店售出1盒过期的“来伊份”每日坚果,被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10.9元。2022年11月,上海来伊份食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蒲松北路一店因售出超过保质期的“芝士味素烧玉米”,被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过期食品、罚款1万元。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来伊份的投诉内容有1094条,其中多条投诉内容直指来伊份食品有虫子毛发等异物以及存在霉变问题。

来源:黑猫投诉

屡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暴露了来伊份在品控、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诸多漏洞。

业内人士指出,来伊份采用OEM代工模式,随着代工厂数量增加和产品线扩张,管理难度增大,相关成本的不断上升,可能侵蚀利润。如果对代工厂商审核不严,就难以从产业链上进行有效把控,比如可能存在部分代工厂生产设备老化、生产环境不达标等问题,而来伊份未能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由于来伊份门店数量众多,加盟模式扩张使得终端门店管理难度加大。部分加盟店可能为了追求利润,在产品储存、陈列和销售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操作,如储存温度不当、产品过期未及时下架等,而来伊份对终端门店的监督和管理未能有效跟上,这也会导致品控问题的出现。

品控危机进一步反映到业绩上。前不久,来伊份刚交出一份史上最差成绩单——2024年实现营收33.7亿元,同比下降15.25%;净利润-0.75亿元,亏损超过受疫情影响严重的2020年,创上市以来新高;公司毛利率继续下滑,截至今年一季度为34.64%,创新低。

与此同时,来伊份费用控制能力削弱,三费狂飙——截至2024年年底,来伊份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8.28%、13.35%、0.5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曹晟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