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猴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一视点·读端丨警惕“温水效应” 刘海明:不当温水之蛙,还请自备“防腐温度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12:22:00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袁华明 胡天立

【编者按】

新闻有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思想有碰撞,弄潮观点把握时代脉搏。

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

潮新闻资料图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4周年纪念日。百年大党,任重而道远,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领导干部来说,更要对背离党的性质宗旨的不良风气时时保持警醒,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近期,各地各单位通过警示教育,公布了一些案例。这些案例中的领导干部,不少正是因为平时不重小节,在不良风气的“温水”中渐行渐远,最终落入深渊。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场经济先发之地,浙江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干部确实面临很多诱惑和严峻考验。“温水效应”这个道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多次语重心长地论及,或是提醒领导干部注重锤炼内在修养,或是以此强调警钟长鸣,至今读来,发人深省。

详情点击>>

第一视点·学习手记丨警惕“温水效应”

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

不当温水之蛙,还请自备“防腐温度计”

在中国历史上,动物家族的“奉献精神”,为丰富的汉语词库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有些小动物贡献的成语甚至不止一条。比如,由青蛙演化而来的“坐井观天”“井底之蛙”“温水煮青蛙”,警示世人,做人要开阔视野,洁身自好需要有自警的能力。

世人的概念有点宽泛,我们无法渴求每个人都能从青蛙这个“原型”中接受启蒙教育。对于党政干部来说,社会治理得好不好,与个人的道德素质合格与否直接相关。廉洁奉公,需要能够做到洁身自好。洁身自好说起来简单,由于违背人的本能,行动起来也最难。

与本性抗衡,考验的是人的感知力。总书记提醒党政干部注意温水效应,用形象的语言,阐明了个人修身的大道理。道理的作用在于实践,把道理变成廉洁奉公的行动,需要党政干部具备感知各种隐形诱惑的能力。“温水效应”的产生,在于有的党政干部对腐败的“水温”感到惬意,感觉不到这是腐败,事实上自己已经变成了“戏中人”。这样的“诱腐深入”得逞,在于被围猎者的仿佛感知力欠缺所致。

腐败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单选题”,而是在众多似是而非的选项中寻找“答案”。所以,提醒自己自律不难,难的是自律从何处入手。不受“温水效应”“迷魂阵”的摆布,还得要自备一支“防腐温度计”,让这样的“温度计”测试自己所接触的人和事。当每一个与自己有交集的人、每一件与自己相关的事接受“防腐温度计”的测温检查,可以对存在腐败风险的人事进行甄别,从而避而远之。

廉洁奉公不是机械地遵守法律和纪律,而是凝聚着日常的创造。人在仕途,行进途中自备“防腐温度计”,让它作为自己的防腐预警装置,预警声长鸣,自己才能干干净净地为人处世。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