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花经济 银川有啥新花样

海宝公园郁金香花海吸引游客打卡(摄于4月29日)。

茂宏农林科技的鲜切花冷库里,花束已包装完毕(摄于5月8日)。

茂宏农林科技的花卉培育基地里,仙客来盛开(摄于5月8日)。
盛夏时节的银川,处处绿意葱茏、繁花绽放。从乡村的田埂阡陌到各大花卉繁育基地,再到城市的公园广场,各色鲜花竞相盛放,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驻足观赏。
近年来,银川市许多景区与村镇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以花卉为纽带,精心打造“花产业”。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渐将“风景”转化为“钱景”,以生态“颜值”催生发展“产值”。如今,“花经济”已成为撬动文旅市场消费潜力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花为媒 打造文旅新场景
在贺兰县金贵镇联星村,藏着一处都市圈“后花园”——金贵牡丹花乡。这里以牡丹为特色,蹚出了一条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每年5月初,金贵牡丹花乡200亩牡丹迎来盛放期,花海绵延,鲜艳如火,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牡丹花乡精心培育了200多个品种的观赏牡丹,还通过反季节牡丹繁育、规模化种植芍药花海等方式,达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景观与物产格局。园内设有经果林采摘区,种有葡萄、桃子、草莓等23个品种的水果,不仅能开展采摘游乐、研学科普等乡村体验项目,还通过果子错峰错季上市,为园区增添收益。
依托丰富的牡丹花资源,园区进一步开发出牡丹花茶、牡丹花酱、牡丹鲜食品等加工农产品,一经上市便深受游客喜爱;同时打造休闲体验区,布局林下烧烤、星空露营、农耕体验、写生摄影、科普研学等多个互动项目。
从“赏花”到“吃花”多维度发力,如今的金贵牡丹花乡,已成为集牡丹观赏、经果采摘、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全国赏花游精品线路,更是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以一朵牡丹为支点,园区撬动文旅融合,激活乡村产业活力,最终让发展惠及千家万户,各族群众共享这份甜蜜果实。
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牡丹花乡吸引了50多名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100户群众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实现增收致富。园区鼓励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引导有手艺的农户售卖手工制品,支持农户出售特色小吃,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鼓起“钱袋子”。每逢赏花旺季,周边的农家乐、餐馆也会迎来一波消费热潮。
依托“牡丹花文化节”“乡村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金贵牡丹花乡践行“以花为媒、以节兴产、以产带富”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联星村乡村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村企合作模式,更让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2024年“五一”期间,牡丹花乡产业园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营业收入超500万元;联星村全年接待游客则有20万人次。
如今的金贵牡丹花乡,融合多种特色产业,展现出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它将农业旅游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吸引着更多人走进自然,享受烂漫花海、田园之乐。牡丹花乡正“以花为笔”,勾勒出如诗如画的现代乡村旅游的画卷。
以花兴农 赏花流量变产量
“这是今天发出去的第三车了,每天我们都会根据订单,把周边农户栽培的鲜切花送往银川的百余家花店。”在宁夏宏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装车的工作人员一边给成束的鲜花贴上花店订单,一边说道。
该公司总经理马锐楠表示,企业会鼓励周边农户种植鲜切花,为他们对接销售渠道、提供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周边农户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
而整个花卉产业园区发挥的积极作用远不止这些。据马锐楠介绍,公司建设的几个区域总占地约200亩,其中宁夏兴庆花卉科技小院和科普示范基地还是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园区内设施完善,设有花艺体验馆、花卉市场、组培繁育中心,以及餐饮、采摘垂钓等区域。
目前,园区种植培育了30多个品种的蝴蝶兰、1000余种多肉、20多种仙客来,年销售盆花约100万盆、鲜切花约50万扎,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公司通过多元化方式带动周边农民致富,还促进了周边花卉种植技术的提升和种植规模的扩大,让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得到了具体落实。
走进花卉培育基地,一株株生长中的蝴蝶兰排列得密集又整齐,正茁壮生长。工人马秀云正细致地为蝴蝶兰浇水,她是被好姐妹介绍到这里的,已经工作快一年了,负责浇水、整形等工作。她表示,这份工作离家不远,工作内容和薪资水平都让她满意,每天和花花草草相处,心情很不错,而且她对培育基地的花朵情况十分清楚。“这边这一整片都是为过年期间销售培育的花,到那个时候就能盛开了。”马秀云说。
花卉培育基地的蝴蝶兰常年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在当地市场有着稳定的客源。所产的多肉、仙客来、鲜切花等一经上市,也得到了广泛好评。
“花卉文旅小镇”是园区的一大亮点。建设前期,小镇征用了新渠稍村的50栋种植棚作为鲜切花种植区,同时建设了四个大型冷库,为附近花农解决了鲜切花储存难等问题。小镇还将现有种植棚整合形成特色花卉展销区,主要分为“多肉种植区”“鲜花种植区”“盆花种植区”。
走进花卉展销区,经销商薛辉一边擦汗一边打开了风扇:“刚刚才往内蒙古发了十几箱的广东货,搬货累没关系,顺利把花发出去了就很棒!”薛辉笑呵呵地说,他是河南人,在银川做花卉生意已经数十年,选择把店开在这里是因为整个自治区以及周边的零售商、花店、花卉市场都会来园区拿货,这里是很重要的批发点位。
据介绍,整个园区的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目前基本建设及设备硬件已投资1亿元以上。花卉小镇还将园区的乡村道路拓宽至12米,并在路南新增设了3000平方米左右的长廊。在 700平方米的花艺体验馆中,银川市非遗插花传承继承人宗春兰会不定期为银川市的广大花卉爱好者传授插花经验并举办技能培训。
马锐楠说:“近些年,兴庆区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着花卉产业朝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高质量发展,也为企业持续发展‘花经济’增添了信心。
以花聚力 开拓消费新空间
在银川市区,各大公园、景区依托丰富的花卉资源,成为城市的“高颜值名片”,它们围绕文旅属性吸引游客,持续激活消费潜力。
今年以来,银川在全市打造了30余个花境,主要分布在城市主干道、公园、广场绿地等人流密集区域。这些赏花点位作为公园的特色名片吸引着游客,而公园也借助花卉资源,举办特色文旅活动,搭建起新的消费场景。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聚焦“花经济”、做好“花文章”,2024年,市公园管理中心从荷兰引进34个品种的郁金香种球26万个,包括红马克、卡瑞等,当年10月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中山公园、海宝公园精心栽种。今年4月中旬,郁金香次第绽放,五彩斑斓的花朵成为公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月份,中山公园创新运营模式,用郁金香巧妙串联起游园线路,还开展了“桃花节暨踏青寻宝季”活动。活动精心设计了藏宝图、宝物卡、诗词大比拼等互动环节,将赏花游园与人文历史有机融合,打造出形式多元、妙趣横生的赏花沉浸式体验场景。活动开展的前2天,公园营收就超20万元,同比增长100%,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5月份,海宝公园的郁金香盛放成绚丽多彩的花海,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拍照。进入盛花期后,海宝公园游客量大幅激增,工作日赏花游客超2万人次,同比增长400%,带动了周边县区及区内的旅游热潮。
花博园作为银川的热门赏花地,多次举办花卉节庆活动,积极探索夜间赏花、沉浸式赏花体验等新赏花模式。通过设计打造赏花游线路、打卡景点、活动项目等,以“赏花+赛事”“赏花+节庆”等方式吸引人气,不断释放多元融合的催化带动功能。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幸福与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愈发强烈,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花卉作为美的重要载体,对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这也为“花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如今,赏花已成为大众自发形成的旅游休闲热点。银川市以赏花为抓手,通过跨界融合,不断拓展赏花经济的边界,丰富其内涵。未来,银川的“花经济”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赏花成为带动银川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星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