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危机!”苏丹冲突持续两年,“寂静浩劫”何时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馥梅
苏丹正经历着一场“寂静的浩劫”。
2023年4月至今,苏丹冲突已经持续了2年多。据新华社报道,持续两年的冲突已造成约2.97万人丧生,超过1285万人流离失所,246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世界粮食计划署今年2月表示,苏丹正面临“有史以来全球最大、最严重的饥饿危机”。另据央视新闻,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曾就苏丹局势发布报告称,苏丹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危机”,“不管是根据流离失所者数量、面临饥荒的人口数量,还是根据人道主义需求来衡量,这都是近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5月4日以来,苏丹冲突骤然升级,苏丹港等地连续多日遭无人机袭击,安全形势持续恶化。此外,5月6日,苏丹宣布阿联酋为敌对国家,也让局势进一步紧张。
与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相比,苏丹冲突并未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可谓是“茶壶里的风暴”。此轮苏丹冲突升级的导火索是什么?“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危机”给苏丹带来了哪些影响?未来局势又会如何?潮新闻记者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林智及当地华人。

2024年12月15日,在苏丹首都地区北喀土穆市艾哈姆达,流离失所者在一所学校临时避难。图源新华社
外部力量介入加强,“代理人战争”特性日益显现
据央视新闻,苏丹政府当地时间10日说,苏丹北科尔多凡州首府欧拜伊德市当天遭无人机袭击,造成20名囚犯死亡。另据新华社消息,苏丹武装部队消息人士说,位于该国东部城市苏丹港的弗拉明戈海军基地7日和8日接连遭到无人机袭击。
“前几天,苏丹港的油库、变电站、机场这些地方不断遭袭,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凌晨。”身在苏丹港的华人刘凯(化名)告诉潮新闻记者,被无人机袭击的地方燃烧了好几天,开车经过的时候看到浓浓黑烟和火光。
“这轮冲突升级反映了一个变化,就是外部力量对苏丹的介入有所加强。”刘林智表示,在布尔汉(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看来,阿联酋一直是快速支援部队的支持者,近期的无人机袭击意味着阿联酋对快速支援部队的支援力度有所加强,比如武器等方面。“所以从直接原因上来看,外部力量介入加强是此次冲突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

5月6日,苏丹东部苏丹港南部港口遭无人机袭击后升起浓烟。图源新华社
5月6日,苏丹宣布阿联酋为敌对国家,断绝与阿联酋的外交关系。此前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6日,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表示,苏丹政府已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阿联酋向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提供武器,并支持该武装在苏丹西达尔富尔州袭击平民,违反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阿联酋政府当天对此表示,将寻求驳回此次诉讼,称该诉讼缺乏“任何法律或事实依据”。
在刘林智看来,苏丹冲突呈现胶着性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两方的军事力量相对比较平衡,可以说不分伯仲。其次,两方都受到了不同外部力量的支持且一直在持续。快速支援部队背后是阿联酋,武装部队背后是埃及、沙特。另外,也有一些相对次要的支持者,比如伊朗、土耳其等。
“实际上越到后期,越像是一场‘代理人’战争了。苏丹冲突反映出一些海湾国家在非洲之角地区的博弈,各方都想通过此次苏丹冲突来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2025年4月11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拍摄的受损政府大楼。图源新华社
30%总人口流离失所,华人称差点被子弹打死
刘林智认为,与俄乌、巴以相比,“苏丹冲突的人道主义危机不亚于这些高冲突地区。”
冲突带来的系列问题不容忽视。根据国际移民组织最新数据,苏丹武装冲突造成近1300万人流离失所,加上冲突前已有的约270万流离失所者,苏丹流离失所者总数已超过1500万,占总人口的30%,其中超过一半是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国际移民组织称,这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流离失所危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凯瑟琳·拉塞尔此前表示,苏丹正在经历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强”的人道主义危机。

首都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后街头的场景。受访者供图
对此,刘凯深有感触。在苏丹做了7年生意,2年前首都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时,他就身在首都。“我曾经差点被子弹打死。”刘凯告诉潮新闻记者,战况严重的时候,他和朋友只能躲在床底睡觉,然后在床上放好几块铁板进行保护。
“持续两年的冲突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难民外溢、武器流出、卫生安全等等 。”刘林智表示,从整体来看,苏丹难民基本上外溢到非洲之角地区。不过,南苏丹、乍得等苏丹的邻国其实也并不富裕,数百万难民也给他们造成了一定负担。此外,武器流出也同样引发国际社会担忧,可能引发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卫生危机同样不容忽视。刘林智告诉记者,因为战乱,苏丹的不少医院都被摧毁,无法提供正常的医疗服务。“从整体来看,苏丹的卫生危机是非常严重的,而且目前看不到改善的迹象。因为在战乱本身没有平息的情况下,政府没有稳定的治理能力,暂时无法解决卫生医疗问题。”

2025年4月11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拍摄的受损建筑。图源新华社
“茶壶里的风暴”或将持续
当务之急需劝和促谈和人道主义援助
“归根结底,整个冲突最大的矛盾点是对于政权和军权的争夺。”刘林智指出,对当前的苏丹来说,这两者是可以画等号的,军权就等于政权。从目前来看,很难说哪一方已经完全占据了优势,或者说胜负即将揭晓。
据新华社相关报道,苏丹武装部队3月27日晚表示,该部队已全面控制首都喀土穆下属的喀土穆区。而苏丹快速支援部队4月10日宣布,已控制该国西部达尔富尔地区的乌姆卡达达市。
刘林智认为,虽然武装部队近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其实达尔富尔和西科尔多凡等这些苏丹西部地区,依然被快速支援部队有效控制。“所以在短期数月之内,冲突马上平息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是不是要再延宕几年,我觉得也不太可能,毕竟已经持续了2年多了。”

2024年11月6日,在苏丹东部城市苏丹港,一男子经过等待出发的人道主义援助车队。图源新华社
苏丹冲突堪称“被遗忘的危机”。究其原因,刘林智分析,俄乌、巴以等冲突等更关系到世界大国的博弈,相比之下,苏丹冲突的国际关联性较弱,苏丹冲突背后更多的是中东地区强国的较量而非世界大国的博弈。也正因如此,其关注度不如其他的高风险地区。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苏丹冲突依然不会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相较于其他高风险地区,它仍然可以说是‘茶壶里的风暴’,不会成为国际安全问题的一个‘主舞台’。”刘林智表示。
此前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月6日在安理会苏丹问题公开会上发言,呼吁国际社会持续加大对苏丹人道援助力度。
“冲突尚未结束,当脚下还没有一片土地完全安全时,谈重建还为时尚早。”在刘林智看来,针对苏丹冲突,当务之急有两点,第一是国际社会尽力调节,努力劝和促谈;第二是加强物资援助,防止人道主义危机继续扩大。“总之,国际社会应当通力合作,让苏丹冲突的战火早日平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