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猴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时隔11年多中央修订党政机关反对浪费条例,有何看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4:12:00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迎来重磅新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比2013年老版的《条例》有了新变化。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修订后的《条例》总体来看延续此前框架和基本要求,但针对近些年一些铺张浪费、“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新问题及相应解决举措,借此次修订加入《条例》中,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意义重大。

此次修订后的《条例》虽然较2013年老版仅增加200多字,但相关新增修订内容针对性强。

近些年党政机关持续过紧日子,大幅压缩一般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成效明显。在施正文看来,从近些年公开披露一些地方官员违法违纪案例来看,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了巨额财政资金浪费,且负面影响更广,因此防止决策失误造成更大浪费问题被高度重视,并写入修订后的《条例》。

比如,此前官媒披露落马的贵州独山县原县委书记潘志立,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2018年12月份他被免职时,独山县债务高达400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此后在当地努力下,逐步化解这部分债务。

针对这类情况,此次修订后的《条例》新增了第七条: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近些年为了稳经济,政府通过增加举债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支持重大项目等建设。而政府投资项目金额较大,这笔巨额资金如何高效使用也受到重视。

此次修订后的《条例》新增第十四条规定,要求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和结构,加强政府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完善“半拉子工程”、已建未用项目等科学处置程序办法。

修订后的《条例》中,在公务接待方面新增了一项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这一规定颇受网民关注。

其实类似规定早已有之。比如早在2013年出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就明确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等。不少地方都明确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因外事活动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需要报批。

施正文表示,公务接待工作餐中提供烟酒、高档菜肴是铺张浪费的典型表现,此次修订后的《条例》增加相关内容,进一步强化了相关约束。

针对基层负担较重的现状,《条例》在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方面,新增了“加强对到基层调研、督查检查的统筹规范,防止重复扎堆增加基层负担。”针对近年一些落马官员暴露出境外赌博问题,《条例》新增一项“严禁参与境外赌博”要求。

施正文表示,针对一些部门单位借建设党建培训机构等名义,实质性建设楼堂馆所等新问题,此次《条例》也明令封堵这一行为。

《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提出,严格控制、严格审批新建扩建党性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以建设党性教育培训机构名义变相建设楼堂馆所、变相搞旅游开发。

另外,《条例》还新增“不得违规利用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和专项债券等其他用途资金建设维修改造办公用房”规定。

施正文表示,“三保”资金和专项债资金主要用于保障民生和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因此不能违规用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改造。

在精简会议活动方面,此次修订后《条例》一大特点是大幅压减会议,如“能不开的坚决不开,可合并的坚决合并”,并提倡线上开会和培训,以压减成本提高效益,比如“适合采取线上方式培训的应当通过线上方式开展”。

为了进一步精简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此次修订后的《条例》要求参与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的单位应当节俭办事,杜绝浪费,不得举债搞创建。不得开展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为对象的达标活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