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学院:数字化赋能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新提升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许昌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将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作为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系统规划与持续实践,为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

聚焦前沿,精心设计数智赋能专题培训。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渗透,学校迅速行动,邀请业内专家开展系列围绕“AI 赋能智慧课程建设”“AI 科研实操”“教师数智素养提升”“AI 重构课堂教学”等线上线下专题讲座。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效果评估到科研创新,将前沿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技术应用指南与研究性教学方法论。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形式,助力教师快速适应智能时代对研究性教学的新要求。
精准施策,科学制定分层进阶成长规划。针对新手教师,启动 “启航” 计划,通过建立教师数字档案,实施 “数字筑基+技术应用” 方案,帮助新手教师熟练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学,掌握基本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对于骨干教师,推出 “助航” 计划,聚焦技术整合与创新能力提升。对于专家教师,实施 “领航” 计划,专家教师以 “课题+示范+孵化” 模式,形成从基础到高阶、层层递进的研究性教师培养生态。

强化实践,加快推进数智化教学新突破。结合地方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需求,依托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提升研究》,探索构建了“数字素养—学科知识—教学知识”三维整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拓展覆盖广度上,细化方案,努力将数字化素养提升与研究性教学能力培养的惠及面扩展至全体教师。在增效实践转化上,强化校本化指导,大力开展案例孵化与持续技术支持。在评价机制完善上,建立数智素养与研究性教学能力提升成效的评价标准及长效反馈机制,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打磨研究性教学技能,全面推动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崔越 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