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节点,深圳从这些发展之势说起
每年的八月,对于深圳来说有太多特殊意义。今天(8月18日),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迎来六周年。
回望2019年的8月18日,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深圳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光荣使命。
如今,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创新的浪潮奔涌,正以国家贡献“第一手”改革经验、吸引外资持续加码布局、颠覆性技术创新持续突破等成绩,展现出独一无二的城市发展之势。
改革之势
深圳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持续形成可复制的“深圳经验”。
今年6月10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创新试验、深化一批开放举措,让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以来,深圳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
譬如,积极探索构建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前海“深港合作”桥头堡优势,从平台建设、场景拓展、通道上线,持续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应用,为两地数据互通提供了安全可控的“通途”,以数据为纽带加速深港民生交融。

此外,深圳相继推出了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数据条例、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个人破产条例、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的经济特区法规,填补了立法空白,为国家相关领域立法提供第一手的经验。
2020年以来,试点从无到有、积厚成势,首批授权事项成效深化,48条创新举措获国家发改委分3批向全国推广,深圳展现其改革之势,全面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开放之势
深圳以对外开放为牵引,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
今年以来,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来深圳投资。
譬如,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在深圳筹建分行,深圳将新增一家欧资银行;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再度加码深圳,投资超10亿元在南山开建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达209亿元、同比增长11.3%,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81家、同比增长51.5%,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此外,深圳聚焦境外来深人员支付需求,建立“户、卡、码、币、包”境外人员便利化支付新体系,通过加快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进一步深化跨境支付方式创新,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全国首创移动支付“外包内用”“外卡内绑”的城市,深圳目前已吸引近200万名外籍用户绑定国际银行卡使用移动支付,超4.2万商户可刷外卡,4030台ATM机支持外卡取现,1646个银行网点、36家兑换特许机构可兑换外币。
今年,深圳还将持续推进外商投资领域有序开放,加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力争全年实现利用外资500亿元以上,展现其开放之势。
创新之势
深圳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深圳企业携最新研究成果亮相。优必选全球首创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让机器人能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乐聚机器人完成全场景任务演示,展现机器人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

深圳正以技术为内核,以场景为驱动,把整个城市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练兵场”。
如今,深圳已然成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热土,超4.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扎根于此,7家企业跻身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占中国大陆上榜企业近1/4),汇聚2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6家独角兽。
不止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圳还持续在网络与通信、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新型储能、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加大布局、全面开花。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2.5万家,各级创新载体超4000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资介相结合”为特征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形成。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深圳展现其创新之势,激活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

深圳始终以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前海、河套、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为牵引,全方位深层次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回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如今,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已在经济实力、发展质量、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等多维度交出亮眼答卷。
8月26日,深圳将迎来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接下来如何取得更好发展?深圳将继续以更创新的范式、更强劲的动能、更开放的姿态,走出先行之势,为中国式现代化蹚出一条新路。
主笔 / 张雪莹
排版 / 张雪莹 王海苹
审校 / 李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