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5月1日起全面停止电报业务!昨夜,他们都赶来了
来源:浙江新闻
终于还是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据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
2025年5月1日起
杭州全面停止电报业务
(此后全国仅剩北京提供发报业务)
这也意味着
4月30日成为杭州地区
提供电报服务的最后一天
当晚,很多人赶到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武林营业厅
赴一场特殊的告别
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座位排到电信营业厅门口
晚上8时半
本已到了营业结束时间
但电信营业厅里
仍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填写座位一直在加座
几乎排到了电信营业厅门口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武林营业厅。浙江日报记者 孙潇娜 沈吟 摄
在营业厅一角
一位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
他今天要发20多封电报
“是帮网友代发的。”
他说,社交平台上一些
不在杭州的网友
请他帮发一封电报留个纪念
家在杭州钱塘区的初三学生钟宸
是妈妈陪来发电报的
他说马上要中考了
想给自己发一封电报
祝自己中考成功上岸

4月30日晚,杭州电信武林营业厅。浙江日报记者 孙潇娜 沈吟 摄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
杭州电信武林营业厅内
人流量一直很大
每天最多要发上千份电报
这种带着“时光滤镜”的仪式感
成了很多人扎堆发报的动力
来自上海的王先生
专门和同事赶来杭州打卡
“除了给亲友寄,
我还要留一封给自己。”
他表示要纯粹体验通讯技术
最本真的模样:
没有复杂的社交功能
只靠文字和电波传递心意

4月27日,杭州电信武林营业厅。
他见证了电报的黄金年代
杭州最后一位电报员退休在即
作为杭州最后一位专职电报员
60岁的任宏没想到
“临近退休,还能再回味一把
电报的‘黄金时代’。”
4月27日下午
他的办公桌上还有两大摞
至少1000份待发的电报

任宏在电脑前,对照着电码本讲述着现在发报的流程。谢春晖 摄
1981年
初中毕业的任宏通过招考
成为杭州市电信局的一名电报员
当时,电报是最快捷的通讯手段
在那个5分钱可以坐公交的年代
一个字7分钱的电报属于“奢侈品”
任宏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因为他经历过电报业的黄金时代
曾经他和300名同事
24小时不间断轮班
电报房内总是人声鼎沸
每天有上千封电报
发往全国各地和国外

上世纪80年代,任宏在打电报。受访者供图
随着一封封电报在指尖上流转
时代也在悄然变化
1993年,杭州市电信局
全面放开受理住宅电话安装申请
紧接着,传呼机、小灵通、
移动电话、互联网不断兴起
电报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2023年任宏发出的电报不到30封

三个时代的电报信封。(红色为现在的,蓝色为30多年前,绿色的更早。)谢春晖 摄
如今,伴随电报在杭州谢幕
任宏退休的日子
也仅仅半年多之遥
4月30日晚,他也来到武林营业厅
受理完当天所有用户的发报后
他代表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
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
告别一种通讯方式
更告别一段历史

【最后一封电报·杭州的回声】
广大市民朋友:
告别一种通信方式,更告别一段历史。
西子湖畔的摩尔斯电码,自1883年的第一声“滴答”起,跨越了三个世纪的通信长河。
飞驰的电报纸带,曾载着战火纷飞时的红色电波,传递过游子思乡的泛黄家书,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最终在新时代的数字洪流中完成了历史使命。
今日钱江潮落,键盘声歇,文字永恒,记忆长存。告别不是终点,中国电信将以智算时代的“红色电波”,在数字经济第一城续写万物互联的东方传奇。
在此,衷心感谢您的一路相伴!谨以杭州电信的最后一封电报,致敬通信先贤,拥抱数智未来!
此去光年,西湖烟雨皆入云;
山河为证,永不消逝是初心。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
2025年4月30日
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余官定看来
世界上开展电报业务将近200年
随着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电报业务退出
是通信技术更新迭代的必然结果
然后告别不是终点
从烽火、快马、书信
到电报、电话、互联网
人们渴望交流的努力从未停止
正如最后这段时间
电报单上频频出现的一句话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7022 3109 2477 5116 1149 0637
0787 1947 5280 0207 1819 3057 1317)
——来自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来源:浙江新闻综合自潮新闻记者 沈吟 王柯宇 谢春晖 孙潇娜 俞叶波 张鑫,中国之声微信公号等